在汽車產業“新四化”浪潮下,傳統制造企業如何破局?吉林省新動力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為小微企業提供了一份可復制的范本。這家成立僅6年的汽配企業,在人工成本攀升、質量要求嚴苛的行業態勢下脫穎而出,成為造車新勢力的穩定供應商,讓我們傾聽新動力的破局之路。

高總:新動力成立于2019年,坐落于長春市大嶺經濟開發區,專注汽車零部件制造,涵蓋新能源和傳統燃油車的發動機缸蓋、變速器殼體等核心部件。目前員工120多人,年銷售額超六千萬,兩個廠區總面積超6000平,新廠區正在擴建自動化生產線。


吉林省新動力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總經理 高寶成

高總:我們新建的自動線配備了5臺機器人,從自動上料、加工到檢測、傳遞,全程無人化。比如我一條線有4臺機床,分為兩道工序,加工零件的正反面后,進行自動清洗、烘干、氣密測試,最后下線。過去人工操作容易疲勞出錯,現在自動線批量化生產最快2到3分鐘就能完成一件零件,效率提升30%以上!

高總:早期我們用過其他國產設備,但精度和穩定性不足。后來經朋友推薦選擇了大品牌海天。我們車間現在共有海天精工立加20余臺,搭配轉臺與四軸,使用后我們發現不僅能減少工序,而且精度能控制在1絲以內,產品質量非常可靠。它的穩定性不輸進口設備,價格還更優越,后續還會繼續采購。

高總:過去一條產線需要多人輪班,現在只需兩人負責上下料。海天精工的立加也十分給力,快移速度達48m/min,機器空移時間大幅縮短,加上節能設計,我們統計發現電費節約不少。更重要的是,產品質量穩定,客戶投訴率幾乎為零。我們還引入mes系統進行管理,優化生產過程,提升效率。

高總:目前主要訂單發往西安、長沙、深圳等地,本地業務占比較少。隨著新廠區兩條自動線的投產,我們計劃向華南市場延伸,同時深化與海天精工的戰略合作。除了搭建立加自動線,還計劃購買臥加設備用來加工大型殼體。希望海天精工能一如既往為我們提供貼心的服務。

走出車間,當機器的嗡鳴聲減弱,我們感受到新動力的破局之道不僅是一次生產線的升級,更是一場思維模式的革新。在制造業的馬拉松中,海天精工以技術為引擎、以合作為燃料,助推中小型企業穩步實現蛻變,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